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免費諮詢二:申貸流程最快速,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
熱點新知搶先報
內容簡介
對一個人、一個家
會產生什麼影響?
說起精神病人,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媒體報導的混亂與攻擊行為,認為他們是「不定時炸彈」;在街上看到行為比較特殊的人,不管那個人是自言自語、身體前後搖動,都管他為「有病」。
這個「有病」,通常指的就是精神疾病,但實際上那個人是不是,不得而知。
多數人對於精神失序者的認知,常常來自於刻板印象,而一個人一旦被賦予刻板印象,就失去了各自的名字、容貌與性格,只剩下一個標籤:精神病人。
但,精神病人真實的生活樣貌,究竟是如何?
身為精神失序者的家屬,又是什麼心情?
本書是資深社區關懷訪視員,與精神失序者及其家屬相遇的生命故事。
工作期間,他走進社區,凝視失序者的日常生活,聆聽家屬受苦的經驗。
作者將他訪視的所見所聞,透過二十個主題,呈現精神失序者在社區生活的「異」與「非異」,以及家屬面對的諸多難題。
其中有著精神失序者遭社會排除與歧視之苦;也有著家屬之間的衝突、矛盾、吶喊與無奈;但也有人性發出的微光,讓失序者在社區或職場,擁有一個可以呼吸空間的暖心故事。
對於如何靠近服務對象的生活世界,作者也從助人工作者的角度提出許多反思。尤其討論了如何以「互為主體性」、同而為「人」的姿態,貼近對方的世界。
全書分為三篇:第一篇為精神失序者的日常生活;第二篇描繪的是精神失序者家屬的陪病生活;第三篇寫社關員是誰,工作性質,以及對制度的省思與批判,也寫作者和精神失序者及家屬相遇的經驗。
透過這些故事,希望大眾對於精神失序者有更立體的認識,撕下標籤與刻版印象,看見他們身而為人的模樣,在病人這個身分之外,他們更是某人的阿嬤、媽媽、父親、姊姊、丈夫、孩子、鄰居與朋友。
※本書作者版稅將捐贈25%給台灣民間社區精神復健機構、25%給「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協會」
【什麼是社區關懷訪視員?】
台、澎、金、馬各縣市衛生局依「精神病社區關懷訪視計畫」直聘或委外醫院聘僱的第一線工作人員,須具備護理、職能治療、心理、社工等背景才能從事。社區關懷訪視員的任務除掌握社區精神病人病情穩定程度,並提供必要的醫療協助外,也幫忙多重困境的服務對象與家庭連結資源。踏入社區與入家服務是他們主要的工作模式。部分社區關懷訪視員須兼自殺通報個案關懷業務,從業人數若將精神病與自殺通報兩計畫分開估算,全台大約100位。
名人推薦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專長為文化心理學、本土心理學)
吳易澄(精神科醫師、英國杜倫大學人類系博士候選人)
邱 爸(甘草園聯誼會創辦人)
孫德利(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主任)
張子午(《報導者》記者)
張卉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宗仁、戴雅君(鹿野耕食宿發起人)
陳俐君(職能治療師)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程敏淑(《追尋角落的微光》作者)
萬育維(慈濟大學社工系兼任副教授、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前系主任)
廖福源(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主任)
潘正德(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前院長)
賴青松(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謝佳蓉(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主任)
好評推薦
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讓精神障朋友和家人更被社會了解和看見,了解他們所處的環境;看見他們內在世界的煎熬和悲傷。——萬育維(慈濟大學社工系兼任副教授)
精神疾病的標籤把每個人的獨特性給抹去,但透過本書的描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立體生動起來,就像是我們生活中每天會出現的朋友、鄰居甚至家人。當認識穿透了標籤的劃界,我們就有機會開始有新的認識與截然不同的看見。——孫德利(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主任)
作者以細膩的觀察與同理,呈現這些不會被外人看見的經驗,透過這本文集,可以看到在現場中,跳脫疾病標籤與專業框架,直視他者生命的重量,並從看似邊緣的位置中,反思現階段醫療化的侷限,並從親身的實踐中,推動微小而細緻的改變。——張子午(《報導者》記者)
作者介紹
任依島
就讀北投(Pataw,凱達格蘭語女祭師之意)復興高中時,從國文老師手中拾獲平埔族群謎樣身世的一塊碎片。大學甄試想讀文學院繼續追尋,卻被拒於門外,不明就裡讀了商學院,但也莫名奇妙被二一,只好深思熟慮地航向心理學領域。曾經擔任身心障礙機構教保員、自殺通報關懷訪視員,現任社區關懷訪視員。對人類廣袤與深邃如海洋的心理好奇,也對藍色星球上的萬物感興趣。持續以傾聽、健行、爬山、旅行及書寫,練習跟人類及土地連結。
希望小島台灣能活出她美麗多姿的樣子。
目錄
感同身受病人及家屬的痛/邱爸
推薦序/潘正德
推薦序/萬育維
作者序
生命的意外之旅——拓印一段助人工作的足跡
第一篇 精神失序者的日常
流行音樂、廟宇供桌上的准考證、孩子的操場
一家之主
以少成音 以缺合奏
家鎖與「開」「關」
好手好腳
失速男(人)生
第二篇 家屬的陪病生活
未完(成)的問號
家的模樣
欲走無路
護送就醫×強制住院邊緣記事
複數家庭
抵家
你的心情,我的天氣
第三篇 社關員與他們,還有自己
幻化為光
詐騙集團
33908
可以當朋友嗎?
邊界混生
關懷之始
迷惘天平
附錄 台灣的社區精神復健資源
序
開展一段互為主體的疾病書寫
吳易澄(精神科醫師、英國杜倫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一段無法逆轉的航行,通過一條漫長的隧道;我無法看見出口,但我知道一定有一個出口存在。我無法回頭,只有持續向前進,一步接著一步,直到終點。—伊莎貝.阿言德(Isabel Allende),《寶拉》
這段強忍著無助卻又不放棄希望的自白,是古巴裔美國人類學家露思.貝哈(Ruth Behar)在她書中《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引用智利作家阿言德書寫她罹患紫質症而長期昏迷女兒的一段話。藉由書寫者對自我脆弱性的理解,反而能將自我反身性帶入民族誌的書寫當中。本書作者任依島的精神疾病書寫,便是這般揉雜著凝視他者之痛苦,卻又不吝承認自己微弱的誠實之作。身為「社區關懷訪視員」的作者,由於「位處精神醫療與公共衛生最偏遠的角落」,歷經被漠視的制度性歧視,反而摸索出他實踐在社區精神照護場域中,足以具備的洞見。
近年來,台灣接連出現的社會事件,使得精神疾病的議題逐漸受到大眾重視。公共電視在二○一九年春天,播出《我們與惡的距離》社會寫實劇,刻劃思覺失調症病人的生活面貌,及其周遭家屬人等的道德世界,引起熱議。精神醫學界也罕見地打鐵趁熱,發表大眾書寫,期待國人能進一步正確認識精神疾病。電視劇的腳本,其實都發想於這幾年來台灣的真實事件,包括二○一六年內湖的隨機殺人事件,由於受害女童年僅四歲,事發後,舉國譁然,三日後,台北市政府則將一名時常出沒於政治大學的精神障礙者強制送醫。隨後,二○一七年底,曾收容精神病患的高雄龍發堂,爆發阿米巴痢疾的群聚感染,也招致其非人道收容的質疑。這一連串事件開啟了國人對精神疾病的重視。
事實上,與精神疾病相關的社會事件,並非近年才有。早在一九八四年三月三十日,螢橋國小遭疑似精神病患闖入,對學童潑灑硫酸,造成嚴重的傷害事件,也驚動全國。該事件促使政府啟動精神疾病防治計畫,積極研擬《精神衛生法》;該法於一九九○年公告實施。在這之後,《精神衛生法》也因應保障病患人權的要求,在二○○七年修正,以審查會的制度,來確保強制住院流程的細膩與公正。細數這些事件,是想闡明,精神疾病並非單純的器官變化與行為異常,在治療端也不只有藥到病除那樣單純。精神疾病所捲動的是一個家庭、一個社區的集體勞動,也考驗著一個國家在資源與制度面上能夠支持病患與家屬的能耐。
《屋簷下的交會》一書,透過一個個精神障礙者的個案訪查,帶出了一段段生命沉思。從這些故事裡,讀者能夠藉由深度的凝視,理解一個人在罹患精神疾病後,如何經歷生命軸線的斷裂。書中的每一段故事,讀來都不輕鬆。作者一開始,仍然不乏說教式的諄諄訴說,提醒讀者精神病人並不可怕,也不如大眾媒體渲染的那樣暴力。精神病人所期待的,不只是一帖治病良方,在病人的周遭生態世界中,不但需要緊密的、能夠互相信任的依存關係,同時,更需要縝密的社會安全網絡與照護體系。
當然,疾病不盡然只是單向式進行的災難,作者在社區訪視過程中,走進每一個經歷疾病的家庭,感受疾病對生活、工作、乃至於親屬關係的衝擊;但這也絕非意味著罹病必然招致人生的崩塌。本書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捕捉病者或病家,乃至於一個社區或部落,在面對疾病時所展現出的韌性(resilience)與能動性(agency)。即使在每一個故事中,我們感受到病人面對症狀的痛苦,以及制度上的歧視,但也看到病者己身與周遭人等,如何發揮支持的能耐。例如書中提到的,部落裡發揮照顧的老闆娘,或是移工因著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而經驗了文化照顧的力量。甚至,曾經身為被照顧者的病人,有一天也成為經驗豐富的照顧者。透過這些觀察,作者實際經驗了賦權(empowerment),而保有持續作為的能量。同時,他也對社區照顧提出方案,指出照顧體系必須「考量多元族群的文化差異,參照原住民文化照顧的概念與實作,並鼓勵民間創立多元、創新的中繼站」。
我很喜歡作者「抵家」的說法,他以中文書寫來仿擬台語「在這裡(佇這,tī tsia)」的發音,然後也帶出對「家」的想像。所謂「佇這」,便是「此地」與「此刻」(here and now)。事實上,對於遭逢生命意義突然斷裂而無所適從的病患來說,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能夠接納自己的地方。在實作上,我們往往躊躇在是否強制送醫、住院,或是回歸社區的掙扎,然而若是緊扣「抵家」的概念,我們就會知道許多作法並不抵觸。我們能做的,必然是在此地此刻的條件下,尋找最多的資源與最多的包容。
本書的書寫策略,採取的是將一個助人者的反身性思考辯證,灌注在他所關切的每一個生命環節之中。作者身為社區關懷員,其實是政府公部門的代言者,然而也因為對病人主體性的關切,他所代言的,同時也是病人對於加諸於其身的精神治理的各種抵抗與反思。這樣的書寫,我想與作者本身的生命與學思經歷有關。我與作者相識於中央研究院舉辦的人類學營,共同走過歷經災難的部落,也有一些心理專業領域的省思對話。我們皆深知,即使擁抱己身助人專業的角色,若不了解服務對象的文化脈絡,那麼再如何高舉善意的人道工作,都有可能招致另一場災難。
醫療人類學家安瑪麗.摩爾(Annmarrie Mol)曾在《照護的邏輯》一書中,提出她理想中的照護概念。她認為好的照護不應該只是給出更多「選擇」給病患而已;更重要的是,醫病之間持續合作,並且針對生病的身體與複雜的生命經驗,持續地調和知識與技術。作者因為自身社關員的身分,從其專業分工上的不確定性,反而能繞過資源掌握者由上而下的介入,從而思索病者或病家所需,這與摩爾所謂「照護的邏輯」,可說不謀而合。
在本書中,作者也以簡短精要的歷史,考察日治時期到今日,相關政策的演變,道出社區關懷員這類「非典型專業工作者」的歷史由來與職業特色。或許不光是作者自述「邊界混種雜生」的身分,而是這類帶有殖民性格,向國家靠攏的社區照護,讓作者感受到相當程度的不自在。然而也因為如此,使得作者得以成為一介「易受傷的觀察者」,在以圍繞「受苦」為主題的場域中,開展出與案主互為主體的書寫,成為本書的特殊風格,從而能帶領讀者以更貼近主體經驗的角度來認識精神疾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6271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貧困的生活,將若竹壓得無法呼吸,每當擔憂、焦燥到爆裂頂點,她最常做的就是吞下一把藥,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不省人事,暫時忘卻現實的愁煩。醒來時不是在醫院急診室,就是已經由醫院返家,每當看到手上殘留的膠帶黏痕,才覺知又與死神搏鬥過一回。
「妳在吞藥前,通常在想些什麼?」有一次若竹主動提起自己前幾天吞藥,我順勢問了她。
「還不是錢,煩惱錢啊!月底看到那堆帳單就很煩,還有房租要繳,我從來沒欠過房租,一次都沒有喔,孩子學校三不五時也有一堆費用要繳。」若竹講話的神情與口氣,彷彿重現她吞藥前的情緒。但是當她不願坐困愁城到底,仍會起身向前夫親人商借周轉。
遠方的娘家親人十分擔心,幾乎每晚跟她視訊,但不論科技如何地幻構沒有距離,仍不敵相隔千里的真實距離。
這年農曆年前,若竹說好幾年沒回娘家了,她父母也一直叫她回去修養。她覺得前面兩個孩子也都滿大了,可以照顧自己,她只需要帶最小的兒子回去。她跟我說可能會回去至少兩個月,叫我下次不用來。
下一次再見到若竹,真的是兩個月以後的事了。當話題從回家開始聊起,她的眼睛立刻張亮了起來,語調也隨之上揚:「回家真的好輕鬆喔,什麼事都不用擔心,也不用煩惱,晚上睡覺也不用安眠藥,一顆都不用喔。」
「但是……」她托著臉頰,眼神瞬時關暗,聲調跟著下滑:「一回到台灣,不知為什麼……就覺得煩,很煩,不曉得在煩什麼?也不一定全都是錢,大女兒很乖巧,她讀高中綜合班,下班後還去超商打工,每月領的薪水幾乎都給我,當然對家裡經濟的幫助很大,但還是很吃緊。回到台灣的第一天,又不能睡了,又恢復吃安眠藥的日子了。」
她的么兒在一旁,玩著手機遊戲,開心地笑著,純白地反射媽媽的黑色憂愁。
「其實我不是真的想死,我都會想到如果我真的走了,三個孩子要怎麼辦?我吞藥就只是想好好休息,讓時間暫停。
前言 作為最後一個漢人封建王朝,明代的歷史一直被大家所津津樂道。 對於勵精圖治的崇禎帝,在頗具爭議的同時,往往也在大家心中扮演著一個比較悲情的角色。 作為明朝歷史上數得上的勤政皇帝,我們每每讀到那段歷史,可謂是又愛又恨,往往不自覺的會代入進他的角色:如果是我,我到底應該怎麼做? 近來重讀明代的歷史,忽然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巧合:對於所謂的"明二世"建文帝,大家對他的評價其實也褒貶不一。 史載建文帝"四年寬政解嚴霜",也說建文年間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但是另一方面建文帝用人無能,盲目削藩,釀成大禍,最終丟了江山。 同樣是朱家子孫中意欲有所作為的人物,為何反而成了亡國之君? 今天,我們就從一個不一樣的角度把這兩位跨越百年的皇帝聯繫起來,看看一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角色在明朝統治中所起到的作用,他們就是南方的地主集團。 建文帝的寬仁,到底是對誰 受到很多小說電視劇的影響,談起元朝的蒙古人,總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殘暴好殺的印象。 而相對的,朱元璋起兵抗元,驅逐韃虜,在我們的印象里至少也是居功至偉,順應民心的。 然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 如果你翻翻明初的一些文集,你就會驚訝的發現,很多明初的江南地主及士人其實都在深深地懷念前朝,而且這種懷念居然是絲毫不加掩飾的。 別的不說,就說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他在很多詩文中到了洪武朝卻還在用元順帝的至正年號。 就比如在宋濂的《宋學士文集·危公(素)新墓碑銘》中,就有"二十八年閏七月,元順帝北奔"之類的話。這裡的二十八年,顯然指的就是元順帝的至正二十八年,即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 而且這還是宋濂致仕後之手筆,其懷念前朝之情,躍然紙上。 如果這事放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只此一條,就是可以滿門抄嶄的! 不光如此,錢穆先生在他的《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中還舉了很多類似的例子,並且總結道: 明初江南士大夫,"出身雖微,要之言必陳本朝,而其本朝則胡元也。彼輩之重視昭代,乃與在朝仕宦者無二致,則何其於亡元之崇重,而於興明之輕蔑。" 原來,當年大元征服江南以後,對地主寬厚放任,不加干涉,地主儼然土皇帝,對佃農有生殺大權,導致江南士人對大元忠心耿耿,並未反叛。 後來的張士誠在占據了三吳後,同樣寬待地主,開科舉引士人,廣受江南士人的好評,他曾有過的降元舉動其實也是來自於士人的勸誘。 而最後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是怎麼做的呢,他在《明太祖寶訓》中曾說: 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 你看,他覺得元朝對待這些江南地主太寬仁了,所以他要下猛藥,他所做的事情,就是使勁的打壓江南的士紳。 他在建立基業之後一邊給江南徵收重賦,一邊命令江浙人不得做戶部堂官。 後面他連起大獄,其實也有打擊江南官僚的因素在起作用。 也正是由於他的這些所做作為,算是徹底的得罪了江南地主集團,也無怪乎他們要懷念元朝了。 可是在太祖去世之後,建文帝是怎麼做的呢? 他其實是把太祖的體系全部推倒重來,才建立起了寬仁的名聲。 你看他重用的那些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都是江南出身的儒生,放到太祖的時候是絕不會以如此資歷來執掌國政的。 就拿這個被後來的朱棣滅十族的方孝孺來說吧,他本人就是宋濂的學生。他就曾在《林君墓表》中稱讚過元朝的吏治: "元之有天下,尚吏治而右文法。凡以吏仕者,捷出取大官,過儒生遠甚,而儒多屈為吏。吏皆忠厚潔廉,寬於用法而重於有過,勇於致名而怯於言利。進而為公卿者,既以才能政術有聞於時,而在郡邑之間者,亦謹言篤行,與其時稱,豈特吏之素賢乎!士而為吏,宜其可稱者眾。元亡未久,而遺風舊習與之俱變,求之於世,若林君者蓋鮮矣。" 可惜建文帝深受此輩中人的影響,硬是想要確立江南書生作為自己的基本盤,甚至不惜開罪於宗室和勛貴,把太祖留下的體制幾乎打碎重來,所以才有了靖難之役。 而這,其實也是問什麼建文帝失敗後,在江南多有思念之聲。 ... 崇禎勤政,重用的又是些什麼人 看完了建文帝,我們再來說說崇禎,按說在他上位的時候,他其實真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看他一上臺就辦了一件大事——掃除閹黨,可以說是把魏忠賢的勢力給連根拔起。 然後,這位在大明朝里勤政覺悟僅次於朱元璋的皇帝,開始重用他心目中的賢能之人,來幫他管理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 然而殊不知,這一切只是災難的開始。 崇禎的用人策略一直為人所詬病,有人統計過: 在位17年,他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殺死兩個內閣首輔,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多達11人,殺死巡撫11人、逼死1人。這還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抓進監獄關押、毆打、間接逼死、戰死、自殺、判刑的相當於現在省部一級的官員可能多達幾十人。 崇禎十四年,也就是亡國前三年,被關押在監獄裡的具有大臣資格的官員就多達145人,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具有大臣資格官員的1/10。 這裡面崇禎的性格缺陷當然是展露無遺,可是如果你細究一下,其實你會發現,不管他怎麼換,其實都沒有逃出江南士紳的圈子。 我們就拿內閣首輔這個重要的職位來舉例,崇禎朝的內閣首輔真的是換的很勤的,以至於我們不得不列出來一張表,才能夠看的清楚: ...崇禎朝歷任內閣首輔匯總 你看,崇禎在位17年,其中至少有13年里,內閣首輔來自於江南。也就是說,他換了那麼多人,其實回過頭來看,還是把雞蛋放在了同一個籃子裡。 說到這裡,可能也會有朋友要問了,為什麼重用江南地主就會亡國呢? 網上關於東林黨人誤國的言論有很多,但是今天我並不想這麼簡單的就給它蓋棺定論。 其實,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並不是簡單的歸咎於一個群體就能夠解釋的。 明朝的兩任君主都依靠江南地主集團,卻都失了江山,也許只是歷史的巧合,可是這背後折射出的經濟學原理,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 官場就是一座牢籠 錢鍾書夫人楊絳在電視連續劇《圍城》片頭上寫道: "《圍城》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誠然,世人皆追求功名利祿,明朝的官場其實也是一座圍城。 然而,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說,我覺得它更像是一座牢籠,所有的官場中人,包括皇帝,不過是其中的囚徒罷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涉及到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博弈論裡面非常經典的囚徒困境了。 我們可以假設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犯罪團伙的兩個成員(A和B)被拘捕了,他們完全被隔離開,互相之間絕對沒有辦法互通消息。 警方由於目前缺乏足夠的證據將他們定重罪,於是對他們分別同時提出了相同的認罪條件: 1. 如果A和B都供述罪行,那麼每人都要判兩年。 2. 如果A供述,B不供述,那麼A當場釋放,而B就要坐三年牢(反之亦然) 3. 如果A和B都不供述,那麼他們每人就各判一年。 現在我們可以來試著分析一下他們的選擇思路。 假設你是A,你現在不知道B會怎麼選,所以你應該考慮的是B做的每一種選擇,可能給你帶來的後果。 假如B選擇了沉默,那麼如果你也沉默,你就會坐一年牢;如果你供述,你就可以不坐牢。所以如果B沉默的話,你應該選供述更劃算。 而假如B選擇了供述呢,那麼如果你沉默,你就要坐3年牢;如果你供述,你要被關2年。顯然,那還是選供述更劃算。 於是,你會發現,無論B做哪個選擇,你都應該選擇供認不諱,才是更劃算的。 總結來說,"供述"是A唯一合理的理性的,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的選擇。 那麼如果兩個人都這麼想的話,顯然最後的結果,就是兩個人都認罪,都要坐兩年牢。 可如果從整個犯罪團體的角度來考慮呢,顯然兩個人都不供述,都坐一年牢,才是集體損失最小的。 所以你會發現,個體各自追求最優解,其實並不能讓整體獲得利益最大化。 ... 這個例子放在明朝的官場上其實也是一樣的。 皇帝,江南地主集團,還有其他各種大大小小的政黨派別都在一個牢籠裡面混戰,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是到頭來,卻把一起坐的這條船給爭沉了。 南開大學歷史系的鄭克晟教授就在他的著作《明清史學術文庫:明代政爭探源》中對整個明代的各種利益集團的鬥爭有過非常詳細的描述。 明清史專家顧誠先生在他的著作《南明史》中,也詳細刻畫了南明的那些官員為了各自黨派的利益,就算是在流亡途中也要相互消耗的嘴臉,讀來不禁令人扼腕。 我們常常會指責黨爭,可是卻沒有想過這些牢籠中的囚徒只是身不由己,對於他們來說,只能是堅持不懈的尋求單個黨派的利益最大化,而絲毫不顧及集體的利益是否有損。 因為當其他的每個個體都這樣做的時候,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隨波逐流。 這就是陷入囚徒困境的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悲劇的結局。 那麼,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囚徒困境呢? 其實有一個成本很低的方法,而且電視劇里的黑社會大佬都在用,那就是增加背叛成本。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劇情,老大對小弟說,你扛下來,我幫你照顧你的家人。 其實這就是通過利益的高度捆綁,增加了小弟的背叛成本,如果小弟出賣了老大,他的家人也會隨之遭殃,這樣就不愁小弟的忠誠了。 所以你會發現,大多一個新建立的王朝,他的統治階級里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都是高度捆綁的,所以你要去顛覆它就會很難。 而你反觀建文帝,我們就提到他其實背棄了朱元璋的政策,放棄了與自己利益高度捆綁的藩王勛貴,而改去爭取跟自己利益關係不大的江南地主作為自己的基本盤,不得不說是一種失策。 我們再看崇禎帝,經過王朝的百年發展,江南的文官早已自成一個獨立的體系,他們的權力已經越來越不依附於皇權,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會有這麼多人投降清朝了。這就像是職業經理人,這家不做,就換一家繼續做嘛,皇朝的利益其實跟他們關係不大。 所以你看,並不是說依靠江南地主集團就保不住江山,而是他們依靠的人,跟他們並不是完全一條心的,並沒有深刻的利益結合部而已。 總結 今天我們聚焦了歷史上一個驚人的巧合,復盤了建文帝和崇禎帝重用江南地主集團的這段歷史,順便打開了一下腦洞,從經濟學的博弈論里找到了另一個看待王朝興替的角度。 所謂的囚徒困境,就是指個體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並不能帶來集體利益的最優解。 而官場,其實更像是這些囚徒掙扎的牢籠。 如果不能實現利益的高度捆綁結合,要坐穩江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history/kk3qb8b.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2906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信貸利率嘉義信用瑕疵房貸台北房貸成數高的銀行苗栗銀行小額貸款
房屋融資貸款是什麼 新北信用不良可以貸款買房嗎 新北信用貸款條件個人信貸、車貸、二胎可以轉貸嗎?4項條件幫你分析 新北銀行貸款條件 彰化房貸退件率低想申請信貸處處遭刁難,快速核貸的方法 屏東信用空白如何貸款 軍公教投資理財必懂信用卡催收導致強制扣薪怎麼解,就靠信用卡負債整合來拯救! 花蓮用汽車抵押貸款 土地貸款額
留言列表